Skip to main content

聖經中的比喻要怎麼正確解讀?


圖片來源:http://www.newcitybaptist.ca/sermons/sermon/2015-11-08/waiting-for-jesus:-the-parable-of-the-bags-of-gold
正在預備馬太福音 18:23-35 的講道,雖然這不是 4 福音書中唯一的一個耶穌的比喻,卻剛好讀到以下這段文字,幫助我想思想要怎麼合適地來解讀比喻:
詮釋比喻會碰到一個問題,就是把比喻當作方程式來解讀,好像比喻的每個部份都是反映現實的影子。然而,比喻不是方程式,就是因為這個緣故,比喻的詮釋並不是要列出對應的事物、或追溯神學反思。「對隱喻來說,總有一個『是』和『不是』的存在」比喻必須從類比的角度來詮釋,而類比顯示出現實的片段,不過,基於各種不同的目的,類比也包括了其他因素。詮釋的人希望比喻可以提供完整的神學結構,不過,比喻並不是神學。比喻的確是神學性的,如果忽略了比喻的神學內涵,我們的詮釋會變得十分貧乏;不過我們必須允許比喻去做他們本來要做的事、不可以踰越它們原有的目的。如果忘記了隱喻具有的「不是」甚麼的特性,就會毀掉一個比喻。《主耶穌的比喻》p. 164-165;原文書是 Story with Intent: a comprehensive guide to hte parables of Jesus, Klyne R. Snodgrass.
以馬太福音 18:23-25 的比喻為例,我們看以看到王跟欠1千萬兩銀子的僕人關係,好像神與人的關係。但同時,它「不是」方程式的意思,就是當王重新把惡僕人下在監時,不代表(等同)一個已經被神赦免的基督徒會失去救恩。

(另記)我覺得新漢語譯本很不錯,推薦大家可以上網試讀

Matt 18:21-35
21 那時候,彼得前來對耶穌說:「主啊,我的弟兄得罪我,我還要寬恕他多少次呢?七次夠了嗎?」22 耶穌對他說:「我告訴你,不是七次,而是七十七次。23 因此,天國就像一個王,要跟他的僕人們計算賬目。24 王剛開始計算,就有一個欠了一萬他連得的人被帶到他那裏。25 那人沒有能力償還,主人就下令把他連同妻子、兒女和他擁有的一切都賣掉,用來償還。26 「那僕人就俯伏跪拜他,說:『請你寬容我吧,我必把一切都償還給你。』27 那僕人的主人動了憐憫的心,就放了他,並且免了他的債。28 「但那僕人出來,遇見另一個同伴,那人欠了他一百得拿利。他抓住那同伴,扼着他的喉嚨,說:『你欠我的,都還給我!』29 「他的同伴俯伏哀求他,說:『請你寬容我吧,我必定償還給你。』 31 但他怎麼也不肯罷休,還把那同伴關進監牢,直到他還清所欠的。32 「其他同伴看見所發生的事,非常難過,就向主人詳細報告了整件事。33 於是,主人叫那僕人來,對他說:『你這個惡僕人!你哀求我,我就免了你所有的債;34 難道你不該像我憐憫你一樣,憐憫你的同伴嗎?』33 主人就發怒,把他交給司刑的,直到他還清所欠的一切。35 「你們各人若不從心裏寬恕自己的弟兄,我的天父也必這樣對待你們。」(五經、新約全書・新漢語譯本, 馬太福音 18:21-35)

Comments